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四川制造 2024-01-09


“工业挑大梁”

“制造业扛大旗”

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四川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

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抓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筑牢稳定经济大盘“压舱石”,推动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TIGER系列钻井船填补国内高端深水海洋钻井包核心设备的空白,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局面

2012年至2021年

四川工业增加值总量

0.94万亿元增长到1.54万亿元

提高1.6

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达9.1%

纳入全国统计的591

工业产品中

四川生产480

产品生产面达81.2%


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和光伏电池等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作用进一步凸显。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四川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发展,建立四川省领导联系重点产业机制,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培育方案,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程,突出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清洁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


2018年至2021年

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

3.8万亿元提高到4.9万亿元

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82.8%

电子信息、食品饮料

均迈上万亿元台阶

装备制造、先进材料

能源化工产业

正向万亿元级迈进


高技术产业占四川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提升到15.5%。成功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芯屏端软智网”产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10位。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采用目录引导、“揭榜挂帅”方式实施重点产业链“一条龙”攻关,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通威太阳能渔光一体发电场景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突破23%,培育建设超高清视频、燃气轮机、钒钛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3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78家、1299家。出台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政策,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联网等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西部第一、国内领先。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升级改造,超29万家企业实现上云。


分产业制定实施技术路线图,引导企业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重型燃机、核电装备、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涌现了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样车、海上风电机组、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






川渝制造业联动协同

先进制造业集群

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四川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建立川渝制造业联动协同常态化对接机制,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出台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合作方案,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沃尔沃成都工厂总装车间

深入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部署,实施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和指导目录,推动区域板块产业协调发展,宜宾动力电池、乐山多晶硅、雅安大数据、遂宁锂电、攀枝花钒钛等一批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家,成都软件与信息服务集群和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在园区集中度达72%以上。五大经济区工业竞相发展、各具特色,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增加值突破9200亿元,川南经济区突破2800亿元。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四川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制定大企业大集团上榜奖励办法,建成中国企业500强达到14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74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推动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3000家。


推进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达28家、省级72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达16家、省级108家,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1.6万户。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四川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先进生产力,推动“四川制造”市场拓展、对外投资、产能合作“三位一体”合作,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川浙、川桂等跨区域产业合作,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川港合作示范园等加快建设。以泛珠三角工业合作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活动功能,川粤、川桂、川黔等区域产业合作不断深入。


支持四川省内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装备、能源、工程总包等产业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的新市场不断拓展,累计推动1155家企业到境外投资,其中工业境外投资企业230余家,川企投资领域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向高端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扩展。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令人振奋;面向未来,使命光荣,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工业跨越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四川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接续奋斗,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动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制造”微信公众号



👉️装备工业稳健发展,夯实中国制造根基


👉️四川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四川: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